“西子捧心,东施效颦”这两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成语,说的是同一个人:美女西施。
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,拥有“沉鱼”的美貌,即使在生病时也极具楚楚动人的风韵,令人爱慕。但很少有人去研究,西施到底是得了什么病?
一、查线索
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线索:唐代《成玄英疏》中说:西施既病心痛,嚬眉苦之……大意是: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,犯病时,只见她手捂胸口,双眉皱起,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之美……同村的丑女也学着西施的样子,手捂胸口,紧皱眉头,哪知这矫揉造作样子更丑了。
再看第二个线索,根据明代戏剧《浣纱记》第九出《捧心》的描述,西施等着范蠡按之前的约定来提亲,却迟迟等不到,才开始“彻夜心疼”。在第十七出《效颦》中,东施帮西施请来了名叫“北威”的女医生看病。北威问她这个病怎么得的,西施说:“我经常在溪边洗衣服,最近感觉又困又累,头晕脑胀,这两天更是感觉发热咳嗽,胸闷,心口疼,睡不好觉,也没胃口吃饭。”一边的东施却吐槽说:“妹妹,你是遇到一个帅哥,得了相思病,才出现这种情况。”北威把完脉也赞同地说:“妹子,你的病根还是心病。”
二、线索及资料诊断分析
1、这两段不同朝代的文章记录了西施心口疼的症状。结合上面的材料和历代对西施的考证,我们为西施整理了一个粗略的病历:
施夷光,又名西施。女,16岁,越国人,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。主诉“反复心口痛,溪边浣纱劳累加重两天”就诊。
1)、现病史及病例特点:
①16岁,女性;
②自幼弱不禁风,家住浣溪江畔,居住地潮湿;
③胸痛发作,劳累后加重,卧床休息略缓解。饮食不规律,胃口不佳;
④青春期恋爱致情绪抑郁。
2)、鉴别诊断:冠心病?胃脘痛(慢性胃炎)?先天性心脏病?相思病?
2、相思是西施心口疼的主要病因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明代戏曲《浣纱记》将西施的心口疼归于相思病,其实这只是文学的惯用创作手法。况且西施幼年发病、心口疼反复发作、劳累后加重等症状,所以不可能只是心理上的问题。事实上,在专业的医学诊断标准里并没有相思病的说法,类似的症状在临床上一般可见为钟情妄想症。
3、那“西子捧心”是冠心病么?答案是:否!心绞痛的发作往往和过度劳累有关,西施的心口疼似乎是随时都有发作,虽然有劳累后加重及休息后稍缓解的现象,但是冠心病仍然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。
首先,西施发病时非常年轻,大约16岁就已经出现心口疼的症状,而冠心病及心绞痛往往多发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群。此外,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,与饮食关系密切,经常吃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容易得冠心病。
但从《史记》里记载来看,春秋时期吴越地区的主食是“饭稻羹鱼”。也就是主食大米,副食以鱼虾贝类为主,基本上吃不到牛羊猪肉。考虑到西施家境贫寒,不可能像现代人一样天天吃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。此外,冠心病患者如果不治疗,因病情恶化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作而死亡的风险很高,从历史考证来看,西施的最终结局也从未提到因心脏病猝死。
4、是胃痛发作吗?答案是有可能。从症状描述来看,历代中医家多以“心腹痛”“真心痛”“心下痛”等来形容胃痛。
《素问》里就有“胃脘当心而痛”的说法。这意味着,西施的心口疼不能排除是胃病引起的胃痛。从生活习惯来看,西施因家境贫寒以溪边浣纱为生,经常饥一顿饱一顿,吃得也不好。加之,经常在寒冷潮湿的溪边劳作,西施的病可能是中医讲的“胃脘痛”,属于现代医学的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、慢性胃炎等疾病范畴。若现代诊断能确诊为“胃脘痛”,则需按胃病规范化治疗,治胃养胃了。如猴菇饮,养胃和中,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。
5、是先天性心脏病吗?答案是概率极大。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的心胸外科主任医师金涛考证后认为,西施心口疼最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先天性心脏病——心肌桥。为什么怀疑西施可能得了心肌桥呢?西施的心口疼年幼时就发病,位置固定在心前区,疼痛可自行缓解,但病程进展缓慢,没有恶性转归。从这些特点看,西施患心肌桥的概率很大。而如果通过现代冠脉造影和CT检查确诊为心肌桥的心脏病引起则需临床遵医治疗。
总的来说,西施的心口疼可能是胃病或心肌桥引起的,劳累及情绪抑郁后加重。当然,这个对西施心口疼的病因解释只是根据有限的历史线索进行的推理,并不是真正的诊断意见,权当带着读者探讨分析一下。
注:以上图片及内容改编自腾讯医典,如有疑问请联系本站。